【网媒曲靖行】探访珠江源风景区 (二)

 时间:2017-09-09 21:53 来源:香港每日电讯责任编辑:张焱
   珠江源风景区位于曲靖城北60公里的炎方乡马雄山东麓,是南中国第一大江珠江的发源地,景区占地面积12.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2444米,有一水滴三江,一脉隔双盘的奇异景观。


香港每日电讯讯(CAN记者  雪峰珠江源风景区位于曲靖城北60公里的炎方乡马雄山东麓,是南中国第一大江——珠江的发源地,景区占地面积12.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2444米,有“一水滴三江,一脉隔双盘”的奇异景观。景区内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8%,生长有73科190种植物,马雄山山势雄伟、林木葱茏、溪流淙淙,植被保护良好,四季不同景,被誉为“天然氧吧”、“洁净之地”、“绿色健身旅游胜地”。
 
云南八大观赏名花,珠江源有7种,其中尤以杜鹃花最为著名,有杜鹃花8种,花色各异,形态不同,树高从几厘米到十几米应有尽有。春夏时节,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如火如荼,鲜艳夺目。凭借山、水、树、洞、花五大优势,组成了珠江源绚丽多彩的自然风貌,是广大珠江流域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抒发饮水思源之深情、畅享寻源探源之幽意的最佳目的地。珠江源是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曲靖植物园、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滇东北植物资源科研基地、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地。因自然条件优越,马雄山连续4年入选中国避暑名山百佳榜。
 
珠江源以山、水(源/江/湖)、洞、林共建珠江源生态基因,生态基因为主;珠源水文化、松林古驿文化、彝苗民族文化,文化底蕴浓厚,依托珠江源山水生态基因,融入本土文化元素,锁定五大产品导向。核心产品:体育运动;重要产品:生态休闲、文化体验、主题游乐、养生度假。

 
近年来,沾益区紧盯国家旅游产业政策导向,严格按照省、市、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珠江源生态文化旅游新区建设总体目标,深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项目落地推进,强化旅游形象宣传营销,着力擦亮“珠江源头、生态沾益”名片。今年1-7月,沾益区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达113.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和61%,旅游文化和高原体育产业取得较快发展。
 
以《中共曲靖市委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曲发〔2015〕34号)、《中共曲靖市委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旅游和高原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曲发〔2016〕40号)、《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际高原体育城的实施意见》(曲政发〔2016〕57号)等文件为指导,沾益紧紧围绕“珠江源”旅游品牌,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立足自然景观游、生态游、民族民俗文化游等特色资源优势,按照“1112334”即“一核一轴一园两中心三区三线四节会”的旅游文化和高原体育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等资源的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十景百村”旅游融合发展工程,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全面推进旅游文化重点项目攻坚行动,加快建设文化主题园区,创新演艺精品,全速推进高原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创建珠江源高原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努力建设珠江源生态文化旅游新区。

力争到2020年,旅游文化和高原体育产业综合收入达2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8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7.4%左右,其中旅游业增加值达5亿元以上,文化体育产业增加值突破3亿元以上。把珠江源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珠江源高原体育旅游度假区建设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沾益建设成为珠江源生态文化旅游新区。

 
(责任编辑:张焱)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