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漁港迸發經濟活力

 时间:2025-09-23 10:39 来源:香港每日电讯责任编辑:雪峰
   香港每日电讯,香港特别行政区网络新闻日报

        香港每日电讯 ▪ 香江新闻中交三航局讯(CAN通訊員 葛春亭)清晨的朝陽灑落在靜謐的海面上,轟隆的馬達聲,打破了漁港的寧靜,一艘艘滿載魚獲的漁船競相駛入港內,停靠在中交三航局承建的烏場一級漁港C區碼頭,石斑魚、馬鮫魚、帶魚、魷魚等活蹦亂跳的鮮活漁獲紮堆上岸,收魚、稱斤、打包、裝車,漁民忙得不亦樂乎,人聲鼎沸的現場滿是幸福的“漁”味。

萬寧烏場一級漁港專案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點工程,是目前海南省水域面積最大的綜合性漁港。“供漁民使用的公益性漁業碼頭其實並不大,泊位總長約640米,但能夠保障整個南海中南部約4萬艘長期作業漁船的補給,對於周邊漁港經濟區的發展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專案經理張曰瑞介紹道。

以前這裏有一條僅能單向通行的小路,連接著300米長的簡易小碼頭,漁民出海靠船卸貨都依靠它,漁獲期間常常造成堵塞。每有颳風下雨,商販都不願前往碼頭收購,辛苦捕到的海鮮卻不新鮮了,成為漁村致富路上的“絆腳石”。

在家家戶戶幾乎都靠打漁為生的烏場村,建一座路寬能避風的漁港是幾代人的夢想。“你們幹快點啊,現在正是捕撈的黃金時期,烏場不能停靠,我們就要轉到港北上下,每天出海要多跑四五十公里,一船貨成本還要增加兩三百塊。要是船體再有個修修補補,這成本可多了去了。”專案部正式啟動舊碼頭改造修建之時,漁民們忍痛配合的場景像沉甸甸的大石頭,壓在張曰瑞心頭。

工程要建設,漁民也要維持生計,張曰瑞決定在兩難中找到平衡。“工程建設不能停,但推進的過程中,我們要保障漁民生計,更要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張曰瑞的想法得到了專案班子的一致認可。專案部第一時間調整施工計畫,利用部分未改造碼頭及後續陸續完成部分已建成符合船舶停靠標準的碼頭無償提供給漁民使用,並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完成通往碼頭的便道施工,6米寬的水泥地伴有臨時照明,現場設置若干指示牌,標明了不同時段進出漁港的路線、安全注意事項、現場服務聯繫電話,並在休漁期安排機械設備幫助漁民吊裝漁船上岸維修養護,專案團隊用真誠真摯的實際行動換來了漁民的信任和支持,現場施工的摩擦爭執迎刃而解。

除了竭盡所能為漁民提供便利,專案黨支部書記何鎖記還想著利用工程建設,吸納當地勞動力就業,幫助漁民就業。漁民殷澤厚是一家五口之家的唯一勞動力,靠打魚維持家用,但因為疫情收入不佳,生活窘迫。“父母要看病吃藥,兒子要上學讀書,都等著錢用呢。”殷澤厚對上門瞭解情況的何鎖記滿臉愁容地說道。情況類似的漁民在村裏不僅一戶。

經過專案班子討論通過,不僅要“授之以魚”幫助村民度過眼前的難關,更要“授之以漁”讓他們具備獲得穩定的收入的能力。“恰逢專案上缺混凝土工,我們也特意選派一名老師傅對他們進行崗前技能培訓和安全教育,很快就通過了考核,順利上崗。”何鎖記笑著說道。“一個月6500元的收入,工作就在家門口,方便照顧家人,生活還有了保障。”有了一技之長的殷澤厚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從碼頭樁基打樁到防波堤拋填安裝沉箱、碼頭面板澆築,漁港建設過程中,殷澤厚等百餘名當地居民從見證者變為了建設者。

漁港對於鄉親們來說不僅是停泊漁船的庇護所,更是“致富”的發源地。“訂單已經提交,定金也打過去了,估計明年漁港建好,我家的新船也就造好了。”漁民李樹衛說起正在建造的1098噸大船,激動不已。談及未來,他按捺不住,“造大船,闖深海,捕大魚。”


(责任编辑:雪峰)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 hp endforeach; endif; else: echo "" ;end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