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业锈带”变身“城市秀带”

 时间:2025-09-09 10:25 来源:南昌发布责任编辑:鲁晶双
   香港每日电讯,香港特别行政区网络新闻日报

                           699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音乐会活动

斑驳红砖映着现代玻璃幕墙,

老旧机床化身艺术装置,

废弃厂房变身创客空间……

在南昌各地,

昔日沉寂的工业厂区

正以文创产业园的新身份,

成为城市更新的“新地标”、

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

南昌市产投集团紧扣城市更新战略,

以“空间重塑、功能再造、

文化注入、商业创新”为核心思路,

深耕闲置老旧厂区盘活工作,

通过多元模式引入新动能,

将“工业锈带”锻造成“城市秀带”,

在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效益的同时,

交出了一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亮眼答卷。

工业遗存蝶变:老厂房变身“文化打卡地”

“小时候总跟着爸妈来江西化纤厂,没想到几十年后,老厂房变成了能喝咖啡、逛文创的地方!”周末带着孩子打卡的市民李弦,指着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内保留完好的“化纤厂”标识墙,语气里满是感慨。作为江西省首家由老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创产业园,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自2012年运营以来,始终坚守“保留工业记忆、注入现代活力”的理念,在保留老厂房主体建筑和风貌的前提下,在原有建筑结构基础上通过适度的改造优化功能布局。

        走进园区,高大的厂房空间被改造成剧场与展厅,生锈的管道化作独特的装饰线条,原本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经精心修复后成为艺术装置;阳光透过重新设计的玻璃天窗,在文创小店的木质展架上投下斑驳光影。“为满足周边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我们常举办艺术节、摊玩市集等活动,黑铁现场展演中心和帕拉方剧场还能提供小众艺术表演,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消费体验。”园区运营负责人介绍。如今,园区已与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不仅为周边居民打造了便捷生活圈,更成为南昌人追忆工业岁月、享受文化生活的首选“打卡地”。

在699文化创意产业园,“90”后创业者邓启明对园区的“孵化能力”赞不绝口:“选择在这里创业,一是看中老厂房的工业风气质,二是市产投集团提供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对接,帮我们解决了初创期的不少难题。”699文化创意产业园这片占地约150亩的园区,前身为江西华安针织总厂,2014年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模式完成改造升级,如今已成为集创意设计、创客孵化、艺术展示于一体的产业平台。

多元业态布局:为新经济发展“蓄能加码”

新势力文创公园以“新”为突破口,打造集“文化场景、沉浸体验、数字科技、文娱潮玩”于一体的年轻态生活方式广场,同步引进全省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及全国最大的尤尼克斯羽毛球馆,精准契合年轻群体消费偏好;江纺1953拾光小镇整合教育、文创、心理舒缓中心、元宇宙文化、流浪猫救助、酒店民宿、餐饮、办公等多元功能,与江纺1953文化教育产业园联动,形成文化与商业闭环,全力打造江西特色文化产业区域新样板;江西工控艺术品文化创意产业园由原南昌古玩城升级改造而成,坐拥各类典型江南建筑楼群,是业态丰富的文化园区,为艺术品交易、文化体验提供了特色空间……市产投集团围绕不同群体需求,推动老旧厂区向多元业态转型,为新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截至目前,集团已成功打造了13大文创产业园,总投资达37亿元,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涵盖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体育娱乐等多元业态,构建起“产业+休闲+消费”融合发展的新生态。

“盘活老旧厂区,不仅是让闲置低效国有资产‘活’起来,更要让其成为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南昌市产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水平表示,未来集团将继续紧扣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活化利用工业遗存,深化“空间重塑、功能再造、文化注入、商业创新”理念,探索更多盘活国有资产的新模式,让更多“沉睡”的工业遗产变身“城市秀带”,为南昌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同时,集团还将以“招商扶商助商稳商”发展理念构建文创产业生态圈,创新实施“老城更新+文化赋能”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存量工业老厂房的资源禀赋,不断挖掘潜在优势,全力推进工业遗存活化与文创产业园区迭代的产城融合新模式。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 万玲 文/图


(责任编辑:鲁晶双)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