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美离婚书 《放妻书》

 时间:2025-08-04 16:36 来源:香港每日电讯责任编辑:杨威
   香港每日电讯,香港特别行政区网络新闻日报


早在一千年前,老祖宗就以豁达的胸怀看待婚姻。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一大批唐代文献里,人们发现了许多唐代的离婚证“放妻书”,里面对夫妻分手的理解,远胜今人。那句著名的“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更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

让我们一起欣赏那些1000年前祖先们留存下的文字,感受字里行间闪烁的智慧光芒,领略祖先们的浪漫离婚。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井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冤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峨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干秋万岁。干时某年某月某日某乡谨立此书。 

休妻,这种离婚制度出现的最早,西周时期就有了,在明清时期成为离婚的主流。当妻子出现不孝顺公婆、无子、与他人通奸、善妒、有恶疾、搬弄是非、盗取夫家财物(即“七出”),男方就可以单方面进行休妻,妻子无权拒绝。当然如果妻子曾为公婆守孝、贫贱时嫁与男方、无娘家可去(即“三不去”),男方则不得休妻。 

和离,其实可以理解为协议离婚, 最早出现在汉朝,唐朝时成为离婚的主流,到了宋朝逐渐减少。和离的首要条件就是男女双方家庭社会地位相当,都是士大夫阶层。男女双方在亲属的见证下签订“放妻书”,并到官府备案,女方带着自己的嫁妆回到娘家,一般女方还可以再嫁。

义绝,这个离婚形式是以官府为主导,在宋朝时期是主流离婚形式。当官府发现,夫妻一方殴打、辱骂、杀害对方的亲属,无需当事人申请,官府就可以主动干预,强制解除婚姻关系,夫妻双方不得自行和解。 


(责任编辑:杨威)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