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顺:用画笔写意人生

 时间:2017-08-25 11:17 来源:香港每日电讯责任编辑:张焱
   赵万顺,字一帆,1959年出生于甘肃天水,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新疆美术家协会理事、新疆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水创作写生基地主任、甘肃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国画院副院长、天水华夏艺术馆馆长。
【人物介绍】:赵万顺,字一帆,1959年出生于甘肃天水,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新疆美术家协会理事、新疆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协新疆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新疆丝路书画院执行院长、新疆美协华夏艺术馆馆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水创作写生基地主任、甘肃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国画院副院长、天水华夏艺术馆馆长。


在中国画坛,有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叫赵万顺。
 
他是一位企业家,却在中国美术界风生水起,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创办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创作基地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天水创作基地;他的国画作品目前在国画界算不上是最好的,但他却被画坛大腕密切关注着,并和刘大为、冯远、尼玛泽仁、史国良等画坛大佬有着一定的交集和很深的友情;他的知名度谈不上家喻户晓,但新疆和甘肃的许多单位和家庭,却都悬挂着他的书画作品;他是一个准商人,却把大部分精力和财力用在艺术创作和接待书画家以及许多社会公益事业方面……
 
2017年8月23日,记者同“全国网媒记者和大V走进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天水创作基地采访团”一行,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天水创作基地,采访了具有传奇式人生的画家、企业家、收藏家、慈善家赵万顺。

一个酷爱画画的陇原青年,为了生计远走新疆,却一不小心圆了画家梦
 
甘肃天水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伏羲文化、大地湾原始部落文化、秦国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等构成了天水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源泉。而对书画艺术的喜好,更是天水亘古绵延的历史传承,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你在每个家庭都能看到厅堂之上悬挂的名家字画。
 
若干年前,在甘肃天水甘谷的一个农家院落,有一个用竹棍在地上画画的少年,他就是赵万顺。而赵万顺的第一次绘画,应该在八九岁的时候,是给破了的连环画画封皮。那时候,他和同村的一个小伙伴合起来攒了五六十本连环画,在暑假他俩就每天去县城摆书摊,“那时候我们俩早上三四点就出发,一直走到县城。摆摊认小朋友看书,每看一本,收一分钱。”等到连环画扩大到200本的时候,书的封皮也被翻破了,封皮上的画也看不清了。赵万顺回忆:“这时候我和我的同伴就分工,他负责缝补书,我负责画封皮。”
 
之后,赵万顺经历了在明长城的墙砖上画画,到上中学时候画样板戏中的人物,再到碰到两位中学美术老师,然后拜师何晓峰……
 
慕名去找何晓峰的那一年,赵万顺还是个初中生。彼时天水城中已有上百名学生的何晓峰,对于生活在甘谷一隅的农村娃赵万顺来说,就像是拥有门徒三千的孔圣人。眼下已是知天命的赵万顺每每回首往昔,似乎总也说不清当初怎么就有那样的胆量慕名而去。也许就是因为年轻吧。
 
“早上三四点从甘谷家中出发一直走到天水的。”赵万顺回忆当时只有16岁的他是在一个熟人的引领下,敲开了何晓峰的家门。“老师不要我。”赵万顺回忆道,笑着。以后的每个礼拜天,赵万顺都会走着或者扒火车去何晓峰的家,他很有眼色,看见老师家里哪里有活,就赶紧帮着干,“一个多月后老师被打动了。”何晓峰成了他美术创作道路上的第一个老师。由于他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受何晓峰老师喜爱,老师夸他是画画的好苗子。
 
但现实是残酷的,贫困无情地击碎了他的画家梦。贫穷是赵万顺对家乡甘谷最难以忘怀的记忆。他说自己曾经最大的愿望就是梦想当上生产队长,然后让村里人们吃饱。中学毕业后,赵万顺在甘谷化工厂当了一名工人,但他却依然抽空练习画画,并未曾中断。
 
穷则思变。改革开放之初,赵万顺远走新疆,他把当地即将濒临倒闭的三家水泥厂的水泥输出到了新疆各地,救活这三家厂子。之后,在甘谷遭遇十年九旱的年代,他被派到新疆去做劳务输转工作,把三万多名剩余劳动力迁移到新疆建设兵团种棉花、下工厂,为甘谷的劳动力转移作出了贡献,多次受到政府表彰。
 
在新疆艰苦打拼了几年后,赵万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营天然气运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有了钱,不用再为生计奔波的赵万顺,没有像其他由贫困走向富裕的商人一样开始享受生活,而是“变本加厉”的把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美术创作和艺术事业中。
 
1992年入疆后,加入王洛宾创办的“新疆文化艺术研究会”,并担任副会长至今。1996年加入“新疆丝路书画院”后担任副院长,现任执行院长,同年加入新疆美协。2001年成立“中国美协新疆创作中心”任常务副主任,2006年推选为新疆美术家协会理事,同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在新疆师从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巩建新,新疆美协副主席郐振民研习新疆人物风情,并经受刘大为、尼玛泽仁、吴涛毅狄少英等名家指导,画风见长,作品多次获奖,成为享誉西部的人物画家。

 
不仅要成为有一定艺术造诣的画家,更要为美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由于对艺术的热爱和痴迷,他对身边的每一位书画家都热情帮助。不仅帮助书画家办画展,还资助全国各地的书画家来边疆采风、写生。特别是对于一些美术界的大型活动,他都积极参与,慷慨解囊。
 
2006年6月,为响应文化部文化艺术事业向西部倾斜的精神,中国美术家协会与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创作中心联合举办“2006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创作中心会议”,赵万顺积极赞助会议经费,在天水成功的举行了本次会议。
 
2008年、2010年提供经费,与中国美协成功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创作中心天水工作会议”、“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赴新疆慰问采风活动”、“中国美协写生团赴新疆采风写生活动”等系列活动。
 
在新疆时,他四处奔走,积极筹划,成功组建了中国美协新疆创作中心,这显然是他醉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又一个大动作。
 
两年前回到故乡天水的赵万顺,一来就干了两件大事:天水华夏艺术馆成立了,中国美协天水写生基地成立了!他说这个基地的功能就是邀请全国知名的艺术家们走进天水,描绘天水,书写天水,用他们的笔把天水宣传出去。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天水的艺术家并让他们有机会走向全国。
 
据悉,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水写生基地的成立,赵万顺投入大量的资金且不说,就多次跑北京催办。一次居然不到六点钟就去敲美协一位领导的门,说了一大堆好话,最后急眼了,直接就来了一句“我们那个地方穷得只剩下文化了,你们什么时候能批?我都已经跑了两年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天水华夏艺术馆成和中国美协天水写生基地,全国各地的书画家和当地的书画家云集,每夜灯火辉煌。他说,优秀的书画家不仅要有一定艺术造诣,更要为美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艺无止境,笔耕不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寻找艺术的光明
 
艺术家是在黑夜里寻找光明的人!赵万顺经常用夹杂着甘谷乡音的普通话对朋友们说,表情极为严肃认真。
 
赵万顺现在经营的天水金龙大酒店,是位于天水市中心的一座23层高的集住宿、餐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大型酒店。白天基本上不属于他,除了酒店的业务,还要接待书画家,应酬慕名而来的书画爱好者以及来找他帮忙的老乡朋友。只有夜晚,才真正属于赵万顺。
 
因此,最本质的赵万顺是属于黑夜的:笔墨于洁净的宣纸上肆意纵横,于酣畅淋漓的快乐中每每通宵达旦,忘却疲累。
 
“黑夜里的我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画画的。”他总是这样说。在灯火通明的天水艺术馆里,每一个夜晚,陪伴赵万顺的是那张宽大的画案。
 
现在的赵万顺,在画坛可谓是荣誉嘉盛,但他却依然一直在苦苦探索着。
 
2007年5月随政府文化代表团出访美国,参加联合国“王洛宾文化艺术节”并带作品展出,其反映新疆风情王洛宾歌意的二十余幅作品,受到欢迎和好评,部分作品被“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世界日报》收藏。
 
2009年被授予“国际突出贡献书画艺术家称号”;2010年被中国书画报社评为“中国画十大年度人物”;2011年荣获“第二届国际书画艺术发展论金章奖”;2016年,作品《跃马红缨》获庆祝《中国书画报》社创刊3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2017年作品《鸡来福到》荣获“闻鸡起舞”十二生肖全国中国画年度大赛铜奖;2017年荣获中国书画报第二届鸡年画鸡“中国画金鸡奖”。
 
特别是今年在天水秦安县和清水县举办的两次大型画展,在天水引起轰动。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美协的领导前来祝贺,天水市四大班子的领导和秦安县、清水县四大班子的领导亲临现场,各地的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参观学习,把天水群众书画艺术活动推向了高潮。
 
不断学习,不停地探索,是赵万顺取得优异成绩的唯一解读。
 
在新疆的20年,赵万顺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和天山深处,他用朝圣者般的心情收集少数民族的生活素材,然后把这些生活素材真诚地描述在自己作品中。他总是以恩师何晓峰为标杆,认为真正的艺术是来源生活和服务于人民的。时常爱举的例子就是大画家黄胄的故事。讲故事的时候总是很强调黄胄先生喂养过毛驴、画秃过上万支笔这些细节。据赵万顺朋友说,为了画好竹子,赵万顺也种了一院子竹子,为了画好鸡,他就养鸡。曾有一次,赵万顺还养了两只锦鸡,不过没多久一只就死了,另外一只见同伴死了,也“抑郁”而亡。朋友们说后来赵万顺还找了个地方将这两只锦鸡隆重地安葬了!丁酉除夕夜,他忽然来了灵感,拿起画笔,开始画起了在他绘画领域从未涉及过的鸡,并一发不可收拾。三个月的时间里,为了掌握鸡的神态,他从市场上买来活鸡做“模特”,并和它们朝夕相处。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画家戴凌云曾为赵万顺写过一篇文章,他说,画家画自己熟悉的身边生活的题材,让人们去阅读,让人们在阅读中发现平时觉察不到的美,并有别样的体会。这种对优秀作品的阅读,方可让人感受到绘画高于真实。
 
“讲究立意,构图精心、巧用笔墨,既注重继承传统,又力求在绘画语言和笔墨技法上的推陈出新。内容或讴歌劳动人民的勤劳纯朴、或反映友善乐观的生活、或反映奋发进取的少数民族人物,作品将其对生活的理解进一步升华,从而把自己的观念、情思、感悟、意趣和创作激情融汇其中。”站在专业的角度,美术评论家们对赵万顺画作给出了这样一个评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有理由相信,赵万顺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一定会攀上高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艺术家更应该献身慈善事业
 
出生在天水市甘谷县的赵万顺,对于许多天水人来说并不陌生,如果过去人们常把他称为企业家、书画家、收藏家的话,那么,现在他又有了一个新头衔——慈善家。获得这个荣誉后,他笑着对朋友说:“企业家、书画家人人能够做到,也大到没有边际。只有这个慈善家的称呼,才是有数字可统计的‘家’。”
 
“某种程度上而言,其恩师何晓峰无疑是他一如既往行善的启蒙和动能。”对爱做慈善的赵万顺,他的一位朋友如是说。
 
在赵万顺的艺术生涯,他最尊重的是他的启蒙老师何晓峰先生。在他眼中,老师生前将自己的3万余幅作品中的大部分都无偿捐赠给了社会,这种行为就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体现。熟悉赵万顺的朋友都清楚,这些年来,赵万顺一直在做慈善。一位和赵万顺一起在新疆呆了几十年的朋友记得,2011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了“快乐好人阿里木”的事迹。新疆人阿里木在贵州毕节市烤羊肉串,小小生意并不富裕,在他只有两百元钱的时候,还拿出一百元资助素不相识而需要帮助的人。阿里木只身一人,租住小房,却把烤羊肉串赚来的钱,全都拿来资助贫困学生。“赵万顺看到这则新闻后,便想为阿里木做点什么,随即他就在乌鲁木齐发起并承办了‘关爱好人阿里木——新疆名家书画慈善拍卖会’活动,拿出自己的书画新作和部分收藏书画,进行慈善拍卖,并将拍得的30多万善款给在贵州毕节打工的阿里木购买一套住房,让他生活得更好一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015年1月13日深夜,严冬的天水并不寒冷,龙城广场西边金龙大厦,欢迎“两会”召开的红色横幅,在万家灯火下显得气氛热烈而祥和,参加全市政协会议的委员下榻金龙大酒店。赵万顺却彻夜不眠,提笔疾书,要用自己的手中的毛笔,为委员们写一些书法作品赠送,以祝贺两会召开。“这也算是以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水创作写生基地的名义,为政协委员们献一点爱心吧!”他为200余位政协委员正在书写书法作品时,一位刚刚从北京来的朋友,带回了中华慈善总会为他颁发的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奖牌、证书和奖状。
 
看到这么多奖品,赵万顺并没有兴奋,而是继续写他的书法,并对身旁的朋友说:“我早就接到参会的通知了,因为忙于工作上的事没有前去参会领奖,没有想到,还真发奖牌了!”
据了解,2014年是中华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中华慈善总会于4月份开始启动了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这次活动以表彰在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全国救灾扶贫、安老助孤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2013年9月底,经过层层评选,全国共评出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316名、单位奖194个。赵万顺先生因为常年开展慈善活动,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荐,并成功晋级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只是因为他的工作太忙便没有去北京参加领奖会,也早把此事忘记了,甚至在新疆和天水的媒体上也没有报道。
 
赵万顺进行慈善活动是常态,他的慈善活动每项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也不等。
 
在新疆,每逢“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赵万顺还要举办名家书画展览活动,并带领书画家带人深入基层,进行书画慰问活动。他先后发起举办了“走进博乐”、“走进哈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名家书画展主题展览活动,把艺术送到了少数民族群众中。他在军民共建活动中与新疆军区某部结成“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单位”,多次组织书画家送文化、送艺术,到军营、到边防,丰富了官兵的文化生活。
 
2010年9月,甘肃舟曲灾情发生后,他组织了“舟曲·我们与您风雨同舟——名家书画大型慈善拍卖会”,以支援舟曲的群众重建家园。在这次拍卖会上,他精心挑选了200幅中国名家书画作品,进行无底价拍卖,经过4个多小时的竞拍,筹得善款80.52万元,通过新疆慈善总会捐赠舟曲。他在媒体见面会上说,我的家乡就在甘肃天水,距离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舟曲不到一百公里。知道灾情后,我便想着能够为灾区的群众做些什么?于是便发起了这次义拍活动,为舟曲重建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时任新疆慈善总会秘书长的马莉说:“慈善事业是一项扶弱济困,利国利民,播撒爱心的高尚事业。当我们欣赏慈善拍卖会上美丽的画卷时,也通过画卷看到了像赵万顺这样的书画家、企业家们,以实际行动凝聚大爱,挥洒大爱,奉献大爱,为舟曲重建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7年春夏,在天水秦安县和清水县两地画展期间,他带领创作中心的书画家,组成16人的团队,在画展现场,免费为群众书写书法作品3000余幅,国画作品300余幅,赠送给当地书画爱好者。真正践行了艺术为人民、书画赠百姓的道德风范。
 
近年来,他先后印刷10万份《新疆华夏艺术馆馆报》,免费提供给书画爱好者阅览。为了让艺术服务于群众,他创办的新疆华夏艺术馆联合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先后举办了4期“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讲座”,以普及收藏文化。他创办的新疆华夏艺术馆开馆以来,为发展和支持新疆的公益文化、慈善事业,先后投入资金近700万元;无偿举办38场书画展览,该项活动累计支出180万元;免费编辑印制37次报刊及书画宣传资料,共计投入10万元;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等艺术团体和个人来新疆写生,举办展览等支出100多万元;新疆华夏艺术馆与中国书画报联合举办“海峡两岸书画论坛”中,他助资助60多万元。
 
正如中国新闻社记者赵建标所说:“赵万顺是我们社会的财富。赵万顺是全国少有的集画家、收藏家、民营企业家于一身的名人,他对家乡人民的责任、对书画艺术的执着、企业运营的把握、为人处世的谦虚,他对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充分体现了一个现代企业家和画家的社会责任和精神追求,所以,他的慈善义举和爱心是我们社会的财富。”

 
(责任编辑:张焱)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