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道汊村的凤凰涅槃

 时间:2019-11-11 10:51 来源:香港每日电讯责任编辑:张焱
   道汊村,毗邻鄱阳县城,但因为道路闭塞、资源贫瘠、无主导产业、经济基础差等原因,贫困户数和人数在全县162个贫困村中均排第2位。就是这样一个贫困村,却在短短3年内,一路挥洒着撼天地、拔穷根的汗水,沿着一个个奋勇前进的坐标,大步迈向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道汊村,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非常醒目
 
香港每日电讯讯(CAN记者  胡正魁  雪峰2019年11月9日,【可爱的中国,美丽的上饶--中央暨国家重点网媒记者上饶行】采访团,来到了鄱阳县鄱阳镇道汊村进行参观采访。

     道汊村位于道汊湖东岸,毗邻鄱阳县城,以前因为道路闭塞、资源贫瘠、无主导产业、经济基础差等原因,贫困户数和人数在鄱阳县162个贫困村中均排第2位。

 
就是这样一个贫困村,却在短短3年内,一路挥洒着撼天地、拔穷根的汗水,沿着一个个奋勇前进的坐标,大步迈向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是什么,让这个村在短短3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当中,又隐藏着怎样感人的故事呢?
 
道汊建村于北宋末年,和所有有历史的老村一样,道汊也有历史遗留问题。村里的老戏台建在马路中间,戏台下有个露天集市,村民们横挑扁担竖推车,叫买叫卖喧闹嘈杂,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不仅严重阻塞交通,也极大地影响了村容村貌。
 
在鄱阳县长胡斌的推动下,鄱阳县政府办牵头多方筹措资金200多万元,修建了全县唯一一个村级农贸市场。市场内有16个摊位、8个店面。每个摊位按1200元/每年、店面2400元/每年出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并为贫困户创造了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
 
改天换地的环境巨变
 
道汊村委会辖曹家、吴家、对古、邓圩4个自然村,1348户、685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8户、968人。村支书曹常金介绍,该村是典型的滨湖低丘区,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信息等发展基础条件,村民生产生活比较困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脏、乱、差、穷”曾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2017年5月,鄱阳县政府办副科级干部余鑫被派到道汊村任扶贫第一书记。进村第一天,余鑫就被村里的环境震慑了,“车子都开不进来,地上坑坑洼洼,翻翘的水泥块拦路虎般横在路中间。头上的电线乱如麻,有的扭成一团团,纵横交错的电线、电缆线、电话线缠绕在一起,犹如蜘蛛网。有的电线耷拉在路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决定先改变村里的环境。
 
在鄱阳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经过余鑫和村两委。村民的努力,全村硬化道路9440.9米,通村进组入户,安装路灯478盏。村里的每个角落都有垃圾箱、垃圾桶,并配备了保洁员。
 
路修好了,第二步就是整治线路。余鑫请来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公司,对道汊村总长约3公里的线路进行集中整治。
                                                      采风团记者在道汊村参观采访
 
道路平坦了,“蜘蛛网”捋清了,还建了农贸市场,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余鑫并没有满足,他又把眼光盯在了吴家村的灌溉水沟上。这条沟穿村而过,由于村庄发展,深深的水沟变得越来越危险。通过镇村两级班子的努力,余鑫拿到了53万元扶贫资金的支持,很快就将这条横在老百姓心上的“鸿沟”妥善处理。
 
道汊村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亲眼目睹了这些变化的村民们感触很深,异口同声地称赞:村里来了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
                 
           
凤凰涅槃的气质蜕变
 
道汊村的环境美起来了,然而,“美丽乡村”更需要村集体有自己的产业作支撑。为了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鄱阳镇党委政府推动产业扶贫工作,由李欣凯负责。首次接手产业扶贫,这位浙大高材生感到压力山大。为选准产业,他积极与农口领导、各村挂点领导探讨各村优势产业,多方走访村民、致富能人,以期因地制宜选好产业。
 
在道汊,李欣凯通过“能人+产业基地+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建成全镇第一批成熟的产业基地——下岸山桃园基地,并成立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入股,定期分红。吸收贫困户在基地就业,为每个贫困劳力增收约1000元/月。
 
李欣凯的努力下,200亩的桃园,硕果累累;300亩菊花基地,流黄淌银。村里的致富能人曹克友喜滋滋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黄菊,年产5000斤,每斤120元;白菊,年产10000斤,每斤50元;桃子,明年可产生100万营业收入。自己的口袋逐渐鼓起来,还带动近百位贫困村民一起脱贫,曹克友感到非常自豪。李欣凯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笑得像黑菊一样灿烂。
 
作为选调生分配到市建设局,后挂职鄱阳镇副镇长,再挂点道汊村扶贫,李欣凯在鄱阳镇先后从事过危房改造、产业就业扶贫,汛期抗洪等,不管做什么工作,他都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为民办事。去年五月,一家公司拿着扶贫贷款申请找他审批,以往五万元的贷款都不多见,这次却出现百万元的申请,他敏锐地察觉到问题。经多方询问,发现该公司经营不善,却向贫困户隐瞒公司现状及每户十万元的贷款金额,贫困户贷款投资风险极高。于是,坚持拒绝推荐。当晚,还冒雨到村里找到当事贫困户座谈,详细向他们解释公司现状、贷款金额以及贷款无法偿还的弊端,这才使贫困户恍然大悟,纷纷撤销申请,成功规避了风险。
 
道汊村后有一片荒山,曾经灌木丛生、荆棘密布,这两年却发生了完美蜕变,变身为光伏电站,装机容量400kW,现已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保底增收6万元。从2017年选址,到平整土地、开工建设、并网发电,李欣凯全程参与。这个光伏电站,属全县光伏扩面工程,是镇村两级班子努力为村民争取来的脱贫工程。
 
心中有感情,脚下有印迹。现在的道汊村,贫困得到改善,一个个产业基地、一批批扶贫项目、一套套“造血功能”,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繁复艰苦的乡镇工作,风吹日晒是常态。从初来时同事戏谑的“白面书生”,到如今黑红透亮的“黑子”镇长,李欣凯的气质越来越接地气。

                    刚到道汊村任扶贫第一书记的余鑫走访贫困户邓节英家   图片摄影:曹常金 
 
潜移默化的思维渐变
 
今年5月,鄱阳镇党委委员兰穹飞开始挂点道汊村。到村里不久她就发现,2014年以来,村里适学年龄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有34人,在控辍保学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孩子上学的事儿一天都不能等”,于是,她立刻给学校校长和村委会干部打电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确保义务教育辍学、失学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她在电话里要求学校派个业务熟练的老师来,给帮扶干部、村委会干部上一堂PPT专业辅导课。
 
第二天,她又牵头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职责分工,推动形成政府、学校和家庭齐抓共管的控辍保学工作方案,组建了一支由“学校+帮扶干部+村委会干部”组成的联合控辍保学工作队,在全村开展调查摸底、销号清零工作。重点对7至15周岁户籍库人口中,不在学籍库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疑似辍学生的去向,进行全面细致的摸排核查,摸清了各类辍学生的去向和底数。随后,一场有声有色的劝返拉开序幕:家长在家的,上门面对面劝返;家长在外打工的,通过电话、寄送信件和宣传册等,一趟又一趟,一遍又一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短短3天内,就让6位辍学生及家长的思维发生了转变,成功劝返6名学生。
 
“我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控辍保学,作为教育扶贫的重中之重来抓。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非建档立卡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对象。特别是把残疾儿童、残疾人子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随迁子女、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关注”,兰穹飞表示,今后,她还会通过制度保障,动态监测,爱心帮扶等多层次多举措,立体动态地确保学龄人口不因贫困辍学。
 
“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决定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也决定这个人的行为高度。”作为一名分管教育多年的基层干部,兰穹飞深知“扶贫先扶志”的道理。近两年,国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政策扶持力度可谓是前所未有、力度空前,但一昧地给予贫困户物质扶持,可能会助长好吃懒做的心态,应该“加强教育,从精神上助力‘脱贫’,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理念。”

 
(责任编辑:张焱)
------分隔线----------------------------

 

{dede:sql sql='Select content ,substring(content,1,300) from dede_arctype where id=1'} [field:content function='cn_substr(html2text(@me),460)'/]... {/dede:sql}